《高层建筑给排水》课程教学大纲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of High-rise Buildings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 时:24
学 分:1.5
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以开卷形式进行期末考核,其成绩
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中文简介:本课程是一门研究高层民用建筑和居住小区消防供水安全的限选课程。主要学习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设计方法及设计要求。包括高层建筑给水与排水系统,高层建筑消防灭火系统,高层建筑热水等内容,并了解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方面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等。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能进行普通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计算,掌握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各系统安装、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各系统设计和管理的基本能力。各章节的具体要求如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一章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
1.了解高层建筑给水管道布置敷设的原则及水质污染的防止措施;
2. 熟练掌握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选择给
水方式,合理计算给水系统所需水量、水压,正确选择贮水增压设备并进行合理设备的设置。
重点讲授室外环网的布置要求和室内管道分区原则及增压、减压措施。
第二章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
1.了解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特点及要求、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掌握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的选择计算公式、规范条文;
3.了解自动喷水、水幕、雨淋灭火系统的工作流程;
4. 掌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设备选择计算的基本公式、规范条文;
5. 熟悉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水幕、雨淋系统的管道布置要求。
重点讲授自动消防灭火系统。
第三章 高层建筑热水系统
1.了解设计规范对高层建筑热水定额、水温和水质所做的规定;
2. 熟悉高层建筑热水系统供水方式;
3. 掌握高层建筑热水的设计计算原则和方法。
重点讲授热水系统供水方式、减压设施等。
第四章 高层建筑排水系统
1.了解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熟悉高层建筑排水方式,熟悉排水污水的局部抽升和局部处理方法;
3.掌握高层建筑排水管道的布置与设计计算方法;
4.掌握通气管系统的设置原则。
重点讲授高层建筑通气管系统的设置,架空层(管道转换层)的布置及管材选用和防火圈设置。
第五章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配套设施
1.熟悉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配套设施;
2.掌握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方法。
3.熟悉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隔音与减振措施
重点讲授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共有5个章节,教学过程以授课老师制作的PPT课件讲授为主,采用课堂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授课时展示实际工程的CAD图纸、管道安装视频和录像、建筑设备各类产品图片等教学手段,提高课程的讲授质量,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学习兴趣。
有些与实际结合密切的章节可以采用讨论法,进行几分钟的课堂讨论,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制作PPT课件进行讲解,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教与学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同时可以结合授课进度,对建筑给排水的课程设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由于各章节中有很多内容与《建筑给排水工程》重复,所以在课前要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复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以便讲课时容易接纳新知识。
各章节的具体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下:
第一章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
开课前,先通过几个工程的CAD图,请学生对比一下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与普通多层建筑给排水的异同点,增加学生对高层建筑给排水涉及内容的认识,其中可以穿插一些讨论方式,课后让学生上网去收集一些相关资料,补充新知识。
第二章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
先展示1个高层建筑消防工程CAD图,请学生总结其设计特点,找出在浦东建筑给排水课程中没有学习过的部分,其中可以穿插一些讨论方式,课后让学生上网去收集自动灭火的相关资料,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章 高层建筑热水系统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重点讲授与冷水设计方面的不同,增加学生的对热水系统设计方面认识。增加课后练习,让学生熟悉选择热水加热和储存设备、热水管网和回水管网计算及循环水泵选择的相关规范条文。
第四章 高层建筑排水系统
事先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课前上网搜寻一些高层建筑排水管道设备的图片及视频,制作一段相关的PPT课件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拓展知识面,同时训练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为今后进行工程管理打下基础。
第五章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配套设施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播放一些高层建筑雨水排水设备,熟悉规范相关条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学时 分配 |
第一章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 |
|
4.5 |
1.高层建筑给水系统概述 |
了解 |
0.5 |
2.给水方式 |
掌握 |
0.5 |
3.水质污染原因及防水质污染措施 |
了解 |
0.5 |
4.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
掌握 |
1.5 |
5.贮水及增压、减压措施 |
掌握 |
1.0 |
重点:竖向分区、分区压力、减压、各种给水方式原理图、室内管道布置及计算原则、室外管道布置原则 难点:分区依据,分区减压方式、水池容积确定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能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与思考题,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及完成一个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的成果质量来进行检验。 |
|
|
第二章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
|
7.0 |
1.概述 |
了解 |
0.5 |
2.消防用水量 |
掌握 |
1.0 |
3.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
掌握 |
0.5 |
4.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
掌握 |
1.0 |
5.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掌握 |
3.0 |
6.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了解 |
1.0 |
重点:防火分区、建筑分类、火灾分类、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串联分区、并联分区、作用面积、湿式系统、干式系统、喷水强度、喷头设计压力、自动喷淋竖向分区原则、雨淋系统、水幕消防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 难点:建筑消防水量的确定及一次消防总用水的计算、特性系数法计算管道压力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能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与思考题,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及完成一个高层建筑消火栓消防系统设计的成果质量来进行检验。 |
|
|
第三章 高层建筑热水系统 |
|
5.5 |
1.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
掌握 |
1.0 |
2.热水用水定而、水温和水质 |
了解 |
2.0 |
3.加热方式及加热设备 |
了解 |
4.室内热水管道的管材与敷设 |
了解 |
1.0 |
5.热水供应系统的附件与保温 |
了解 |
6.热水供应系统计算 |
掌握 |
1.5 |
重点:集中热水供应、无循环式热水供应,半循环式热水供应,全循环式热水供应、系统分区、管道绝热、补偿管道、自动排气、 难点:管网水力计算。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能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与思考题,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及完成一个高层建筑热水系统设计的成果质量来进行检验。 |
|
|
第四章 高层建筑排水系统 |
|
4.0 |
1.高层建筑排水系统概述 |
了解 |
1.0 |
2.排水系统中水、气流动特点 |
了解 |
3.减缓排水管内气压波动的措施 |
了解 |
4.卫生间与排水管道的布置与安装 |
掌握 |
1.0 |
5.排水管道的计算 |
掌握 |
2.0 |
重点:专用通气排水系统,共用通气排水系统,互补湿通气排水系统。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阻火圈、防火套 管、伸缩节。 难点: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的基本原则、阻火设备设置、污、废水集水池设计。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能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与思考题,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及完成一个高层建筑排水系统设计的成果质量来进行检验。 |
|
|
第五章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配套措施 |
|
3.0 |
1.建筑中水系统 |
了解 |
1.5 |
2.居住及公建小区给排水工程 |
了解 |
3.其他配套措施 |
了解 |
1.5 |
4.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隔音与减振 |
了解 |
重点:管线综合布置要求、水泵机组的隔音与减振措施、管道系统的隔音与减振方法 难点:中水水量平衡图、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来进行检验。 |
|
|
|
|
|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1.教材
王春燕,张勤.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2版). 重庆: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8
2.教学参考书
(1) 李亚峰等.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
(2)王增长主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五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3) 樊建军主编.建筑给水排水与消防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2006
(4)李亚峰 尹士君.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M].. 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3
(5)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册) [M].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社2005
(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9
(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北京:中国计划
出版社2005版
(9)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9—9(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0)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 50242—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6—200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大纲修订人:陈仕光 修订日期:2017.12
大纲审定人: 审定日期: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