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of Water Treatment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 时:32
学 分:2.0
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70 %。(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生、课堂实际情况选择考核方式)
中文简介:主要学习微生物、水生植物等的形态、分类、生理特性及其生活环境、给水和废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及与之相关的实验等内容,是给水排水工程有关专业课特别是“水质工程学”中生物处理的基础课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形态、掌握微生物的生理特性、控制以及利用它们的方法,掌握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在水体净化和水处理种的作用机理,熟悉水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并通过课下课上布置任务、课堂分组讨论、课后调查等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掌握、理解、了解) |
学时 分配 |
第一章 绪论 |
掌握 |
1 |
重点与难点: 了解生物的分类和命名法、与水处理相关的主要生物种类,明确水处理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水中常见微生物的类型和特点 |
|
|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
理解 |
2 |
重点与难点: 细菌、放线菌、丝状细菌、光合细菌、蓝细菌等原核微生物的形态、大小、结构、生理特性、繁殖及群体特征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大小、结构、生理特性、繁殖及群体特征 |
|
|
第三章 原核微生物 |
掌握 |
2 |
重点与难点: 细菌、放线菌、丝状细菌、光合细菌、蓝细菌等原核微生物的形态、大小、结构、生理特性、繁殖及群体特征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大小、结构、生理特性、繁殖及群体特征 |
|
|
第四章 真核微生物 |
掌握 |
2 |
重点与难点: 酵母菌、霉菌、藻类、原生与微型后生生物等真核微生物的形态、大小、结构、生理特性、繁殖方式、培养特征及其对水处理的影响。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真核微生物对水处理的影响。 |
|
|
第五章 病毒 |
理解 |
2 |
重点与难点: 病毒的形态结构、特征、繁殖方式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病毒的繁殖方式 |
|
|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理特性 |
掌握 |
5 |
重点与难点: 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即营养、呼吸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对它们生活的影响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微生物的营养、呼吸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对它们生活的影响 |
|
|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和遗传变异 |
掌握 |
5 |
重点与难点: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测定方法,遗传规律,变异规律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规律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
|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 |
掌握 |
5 |
重点与难点: 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特征,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以及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以及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
|
第九章 大型水生植物 |
掌握 |
2 |
重点与难点: 水生植物的主要类型、繁殖与分布特点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水生植物的繁殖与分布特点 |
|
|
第十章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与转化 |
掌握 |
2 |
重点与难点: 微生物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的分解与转化作用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微生物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的分解与转化作用 |
|
|
第十一章 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主要微生物 |
了解 |
2 |
重点与难点: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脱氮、生物除磷方法及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
|
|
第十二章 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作用及其应用 |
掌握 |
2 |
重点与难点: 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功能,水体修复生态工程技术与水生植物的关系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水体修复生态工程技术与水生植物的关系 |
|
|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
顾夏声 等. 水处理生物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大纲修订人:孙洪伟 修订日期:2017-12-26
大纲审定人: 审定日期: